
聚焦│吳亦凡、阿信喜歡的潮牌將成雙11贏家?小眾潮牌如何影響未來?
之前,當街頭巷尾出現連帽衫、棒球帽、闊腿破洞牛崽褲、球鞋打扮的年輕人,常常會被貼上“叛逆”的標簽。但現在愈來愈多年輕人,特別是90后,希望自己可以更潮更有個性,就體現在穿著打扮上,這類打扮也被大眾所接受。“目前服裝已成為1種文化的載體,潮流文化正借助服裝這1載體漸漸成熟,文化多元性也將在潮牌衣飾中體現。行業人士馮規冠說道,“潮流、潮牌文化之所以被年輕人所愛好,在于它融會了多元文化和價值觀,讓服裝不再僅是1件好看的衣服,更是有趣的體驗和態度的轉達。”
今年雙11,此前定位小眾、貨品稀缺的潮牌或將迎來爆發。
在截至10月28日的天貓雙11預售榜單上,進入電商僅僅1年的香港潮牌Aape沖到了男裝第1的位置。5月天阿信創建的stayreal1度沖到第5名,而IT旗下全新潮流男裝品牌UNDER GARDEN則位列第8名。天貓男裝小2€€瑕流露:“Aape的預售商品,基本上在預售第1天便大量售罄。”
潮牌很少打折,又常常難以買到。但隨著天貓雙11大促到來,愈來愈多的年輕人正聚集到天貓購買愛好的潮流品牌。
天貓平臺的數據顯示,消費者正顯現年輕化趨勢,00后消費增幅明顯,由此引發潮牌商圈爆發,陳冠希主理的潮牌CLOT、stage、superdry、carharttwip在618期間成交也都已超過5月份全月成交。
而進軍潮牌的隊伍也在快馬加鞭進行中。
就在昨天(10月30日),魅藍手機官方網站突然更新了1張帶有“我就是很紅”字樣的海報,仿佛是暗示魅藍將于11月1日發布新產品。自今年8月下旬相繼發布魅藍Note6和魅藍6后,魅藍仿佛進入了短暫的沉寂。這張突然更新的海報不由讓人好奇,魅藍下1步又會有甚么樣的動作呢。
從海報中可以看到,簡單的黑色背景,加上紅底白字的標語“我就是很紅”。細看之下,與著名服裝潮牌“supreme”的LOGO異曲同工。難道魅藍此次將要和“supreme”合作,加快打造1家潮牌店的腳步嗎?
此次魅藍手機或將與時尚服裝品牌合作,在手機圈也男工作服的裁剪不是首例。國產手機品牌OPPO為了新機發布,就曾聯合獨立設計師打造了1款時尚衛衣。有此前車之鑒,國產“青年良品”的魅藍手機,極有可能為貼合年輕人的喜好、時尚與潮牌supreme合作。
在潮牌大熱之前,明星的示范防靜電工作服的國家標準帶動作用不可或缺。
當下的小鮮肉已全面井噴,韓國歐巴還過來攻占市場,正午陽光的型叔們也開始發力……五花八門的腦公充斥男神市場,火拼顏值和魅力的時期,"會穿"絕對是個硬實力。
吳亦凡沒有浪費他的高顏值和大長腿,在弄潮的路上,不但玩轉各路品牌,還成功打入了時尚圈內部,和各大潮牌主理人的合照、潮流B2C的代言邀約紛至沓來,不能領工作服承諾書不說,"玩潮,他是認真的"。
說道吳亦凡最愛的品牌,Supreme稱第2,無人敢稱第1。NBA全明星賽前夕,現身溫哥華打籃球,上身著A Bathing Ape Hoodie;在《王牌對王牌》錄制現場,穿著來自洛杉磯的街牌424 on Fairfax茄克;戴過英國潮牌Palace Skateboards的帽子;湖南衛視跨年會穿過MORT Paris連體外套;杭州路演穿過BAPE小羊皮棉服……
從吳亦凡的平常穿搭看來,他對頂級大牌并不是趨之若鶩,更多的是精心挑選小眾又chic的潮牌,這類看重設計和不隨大流的穿著品味讓粉絲超級欣賞。
明顯,潮牌正取得愈來愈好的市場反應,但目前天貓銷售占比全品牌仍少于5%,這對品牌來講意味著還有較大的成長空間。行業人士也工作服合拍照表示:“從逐步擴大的潮流商圈動身,從行業角度來看,潮牌的發展潛力巨大。”
“固然,如果不是只為了撈1筆金,而是想要久長深耕潮牌,還需要有1定的品牌文化底蘊,提升潮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含金量。”馮規冠提到。
相比其它品類,潮牌可能更加聚焦產品背后的消費群體。潮牌在歐美地區,乃至全球的影響力逐步擴大,品牌消費市場也逐步寬泛,并不是小眾消費市場。
馮規冠提到針對這1消費群體,需要了解當代年輕人最欣賞的元素,同時也要重視產品材質的環保和產品質量的保證。“年輕人對產品本身可能更加重視,我們花費了幾10萬在環保排污方面,材料以中高級棉為主,并且布料事前會洗水,產品加工控制嚴格,并且秋冬款產品全部轉為原創產品,突出個性員工工作服進項稅額化元素。”
而且爭取做到每周上新,1個季度更新400款以上新品,突出“款式多”、“更新快”、“工作服男女裝?用料和質量過硬”、“客戶回頭率高”等優勢。
最后,他認為想要在潮牌市場長盛不衰,需要時刻關注市場動態,每天監控熱賣款,每周監控長時間款。“目前,公司依照這樣的趨勢通過分銷和批發,年銷售額到達7千萬。”
另外,雖然潮流文化已進入中國20年了,但潮流文化的載體--潮牌市場還遠未成熟。但是,在中國,互聯網天然成了中國潮牌文化的主推陣地。特別是最近綜藝節目《中國有嘻哈》帶起的嘻哈旋風,將過去屬于小眾熱烈的嘻哈文化推向了最普遍的大眾,社交網絡對"潮牌"的認知度整體提升了1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