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2018年,全球時尚行業顯現哪6大發展趨勢?
全文共3000字,瀏覽大約需要6分鐘。
本文首發于微信號:chinafashion99
時尚品牌2018年的發力點在哪?
就全球來講,全部2017年,全球時尚行業經歷了新1輪的大洗牌,優越劣汰的步伐加快。從消費群體看,接近全球人口1/4的千禧1代(中國這1群體的范圍接近3億)正在決定品牌未來的話語權;從營銷手段看,社交媒體讓品牌有機會直接與消費者對話,這也讓幾近每個月1次數字化創意營銷的Gucci,有機會成為數字指數最高的奢侈品牌。同時,各種品牌與明星、時尚博主和名流等跨界合作也層見疊出;從產品創意上,年輕化改革日漸大膽;渠道方面,數字化與電商同樣成為各大奢侈品牌新的發力點;從品牌細分上,快時尚品牌日漸下滑,潮牌日漸興起……
2018年,時尚品牌又會走向何方?
特點1:收購與并購
2017年,奢侈時尚產業緩慢復蘇,品牌收購交易也日益活躍。據統計,今年獲確認的奢侈和時尚品牌收購交易已超過30起,觸及金額超過300億美元。
其中最受業界關注的是LVMH團體65億歐元買下Dior時裝部門。收購消息傳出后,Christian Dior股價當日收盤大漲15%,LVMH團體老板Bernard Arnault的個人資產在短短1小時內猛漲了50億美元。 而在國內,今年產生的最大1筆并購案則是由高瓴資本、鼎暉投資、百麗部份管理層通過Muse并購基金公司以45億美元對百麗團體進行的私有化收購。昔日巔峰市值曾達1500億港幣的1代鞋王正式退市,雖引人欷歔,但是也迎來1個新的開始。
輕奢方面,2017年上半年,Coach母公司斥資24億美元收購了Kate Spade,緊接著Michael Kors又以12億美元買下英國奢侈鞋履品牌Jimmy Choo。目前已具有3個不同品牌的Coach母公司已正式改名為Tapestry,另有分析師認為,Michael Kors或將效仿Coach進行改名,以更好地布局奢侈品市場。
匯豐銀行認為,每10年行業就會迎來1次新的轉機,收購交易仍將繼續成為2018年的行業關鍵詞。
特點2:年輕化趨快
在時尚界看來,Gucci的翻身是從對產品的設計審美進行了1系列改造,乃至重新設計了Gucci經典的雙G標志,大膽引入了動物元素的品牌標志和想入非非的印花和亮片,并屢次進行跨界嘗試開始的。2017年第3季度,Gucci收入銷售額飆漲49.4%,錄得15.5億歐元,再次超過愛馬仕的13.37億歐元。
2017年10月,1向謹慎的愛馬仕也成心愿順應年輕化的數字化潮流,首次在微信公眾號開設限時店,發售愛馬仕與Apple合作系列智能手表Apple Watch Hermès Series 3。12月,愛馬仕在微信限時體驗店發售4款男女裝鞋履。
在利用吸引年輕人的流量方面,數據顯示,意見領袖(KOL)已領先于全球其他國家,率先成為1種真實的媒介載體,特別是在中國。為贏得年輕人市場,除adidas與Puma依托Kanye West、Rihanna等名人推動外,另外一運動巨頭Nike也在2017年初約請中國90后明星王俊凱參與Air Max Zero鞋款設計,試圖通過引流實現變現。
Burberry和積家手表等奢侈品牌都競相通過聘請如吳亦凡、鹿晗和papi醬等明星或網紅來宣揚商品。Dior為吸引年輕1代,2017年前后任命了angelababy、黃軒、趙麗穎3位明星為其中國區形象大使,同樣成為今年在任命形象大使方面最具爭議的奢侈品牌。意大利設計師品牌Dolce & Gabbana不惜消費者與業界人士的抨擊與質疑,更是把網紅和明星效應利用到極致,不但約請各國明星、網紅和富2代走秀,連廣告大片也是用網紅明星來代替傳統的模特。
對品牌過度依賴流量網紅與明星的現狀,有分析指出,1個品牌的流行,僅靠在營銷和溝通方式上的投機取巧,新1代消費者其實不會輕易買賬,但未來這1吸引年輕人眼球的年輕化消費趨勢不會改變。
特點3:快時尚放緩
經過10年的發展,H&M很顯“疲態”。2016年,這家公司在內地開出了80家門店,但2017年的新開店數量為60家。如今的H&M仿佛正在漸漸喪失談判的“優先級”。
固然,墮入窘境中的不止H&M1家。實際上,早前大張旗鼓進入中國市場的1些外資時尚衣飾品牌諸如Forver21、Topshop等,發展都并不是料想中的那末好。“從大環境來講,這些外資品牌面臨了1些問題,首先是國內的消費者沒有之前那末追星了。”本土衣飾上市企業寧波太平鳥時尚衣飾股分有限公司首席市場官(CMO)兼大客戶總監鄒茜說道。換言之,在經歷了10年的外資品牌的狂轟濫炸以后,國內的消費者已成長與成熟,也隨之挑剔起來。
日本快時尚巨頭優衣庫母公司于日前表示將把生產基地從中國、東南亞等地區搬至非洲埃塞俄比亞以進1步下降團體的生產本錢。不過,有分析認為,快時尚品牌的供應鏈1直未能擺脫道德窘境,而價格戰或將令這樣的狀態雪上加霜。前日的“快時尚近半數緊身運動衣功能不達標”又再次引發關注。
相較于其他外資品牌,Zara在產品更新的速度上確切更勝1籌。有理由相信,2018年,Zara仍將坐穩快時尚品牌老大的位置。不過,對Zara而言,守著這套模式其實不足以讓它高枕無憂。在全球零售環境照舊不景氣的大條件下,加上消費者的生活習慣被迅速突起的移動互聯網深度改變,Zara還需要走得更快些。受歐元匯率不斷走強影響,Zara母公司Inditex團體毛利率延續走低,H&M團體最新1季度即第4季度銷售額更錄得4%的跌幅至584.5億瑞典克朗約合69億美元。
2018年,隨著中國的網紅經濟和O2O電商一樣走低價策略并能吸引價格敏感的年輕消費者的品牌加速,快時尚品牌將繼續放緩。
特點4:奢侈品電商化
數字化與電商同樣成為今年各大奢侈品牌新的發力點。 2017年6月6日,LVMH團體正式上線自營多品牌電商網站24Sèvres.com,LV和Gucci兩大奢侈品牌也前后在中國正式推出線上選購服務。以守舊著稱的愛馬仕也于日前更新了其在線官網,并于2017年10月23日在微信公眾號開設微信限時店。1向闊別數字化渠道的奢侈品牌Céline也近日正式推出具有電商功能的新版官網。
在國內,日前青島電信工作服,騰訊旗下的微信新版本6.6.0正式上線官方精品店,正式向奢侈時尚領域發起了進攻。2017年10月,剛剛成為英國奢侈時尚購物平臺Farfetch大股東之1的京東推出奢侈品電商平臺TOPLIFE直接對標天貓的內置奢侈品平臺Luxury Pavilion。 2017年12月18日,騰訊控股有限公司、京東團體和唯品會控股共同達成3方協議,騰訊和京東將在交易交割時以現金情勢向唯品會投資總計約8.63億美元約合57億人民幣。
不可否認在線銷售已成為奢侈品牌銷售額增長的最大助力,但是有分析指,不管是京東還是阿里巴巴,要解決的是如何讓網購奢侈品的消費者買得放心,不用糾結買得手的高價商品是真假。
特點5:街頭潮牌突起
設計乏力、供應鏈及運營模式僵化的奢侈品牌最近幾年來在年輕消費者中熱度減弱,充滿活力、創意的Supreme、Bape、OFF-WHITE和VLONE等街頭潮牌成為這1現象的受益者。
為了重新引發年輕消費者的關注,與街頭潮牌合作成為奢侈品牌年輕化的捷徑之1。
2017年2月奢侈品牌LV與Supreme的聯名系列引發業界與消費者的高度關注,被稱為被稱為是奢侈時尚界21世紀最高級別的聯名系列,并取得了積極的市場反響。2017年10月,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 The Carlyle Group凱雷團體計劃以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Supreme 50%的股權。Goo高陽工作服加工外包gle搜索指數統計也得出,Supreme2017年的搜索指數已超過YEEZY、Air Jordan、PUMA,Prada、Balenciaga等品牌,與其有關的每條新動態都會以最快速度廣泛傳播。
OFF-WHITE的設計師Virgil Abloh則成為2017年最受品牌愛好的合作對象,僅今年就已和Nike、Riomowa等多個品牌推出聯名系列。I.T團體也在2017年利潤大漲50%。
分析稱,新突起的年輕消費者是1群對獨特性、設計感、質地、文化內涵等有著挑剔眼光的人群,潮牌生意的發展正面對史無前例的機遇。
特點6:可延續時尚
2017年10月11日,奢侈品牌Gucci突然宣布加入國際零皮草同盟(Fur Free Alliance),許諾從2018春夏系列開始不再使用動物皮草。消息傳出后,取得大量消費者的肯定,紛紜表示將會購買Gucci的產品。有分析指出,這1決定是創意總監Alessandro 怎樣把工作服上的字去掉Michele對Gucci作出的重大變革。
隨后美國輕奢團體Michael Kors于2017年12月16日宣布將不再使用動物毛皮材料,旗下Michael Kors與Jimmy Choo兩個品牌在2018年12月底前會完全告別動物毛皮材料。有分析師表示,該決定意味著團體在創新材料的研發使用上已取得標志性的成果。
除上述品牌外,最近幾年來已有數百個時尚品牌宣布棄用皮草,包括Calvin Klein、Armani、Hugo Boss、Ralph Lauren、Stella McCartney、Tommy Hilfiger等。
隨著動物環保理念漸漸深入人心,愈來愈多的人反對為了1件衣服而令動物付誕生命代價,時尚圈也興起1股用仿真皮草代替動物皮草的風潮。英國人造皮草品牌Shrimp創辦人Hannah Weiland則認為,人造皮草已不再只是單純的趨勢,而是作為1種全新的消費選擇。新1代更關注環保及人文的消費者和洞悉未來潮流的品牌正汽車高端工作服實現交互影響。
精彩推薦
2017年上市的他們,誰是贏家?
服裝+醫療美容是門好生意嗎?朗姿股分2.67億再收西安醫美龍頭
陳大鵬:科技與文化是中國服裝行業下1步發展的兩大利劍
計劃召募32億新建356家自營門店,歐時力母公司赫基團體提交IPO
1旦品牌都在年輕化,在他們中或再也找不到1個最像年輕人的“年輕人”
匹克9791萬元“鯨吞”旗牌王,多品牌會助其重回A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