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墟上重生的百年祖宅,滿庭蘇韻溫情。屋頂秧田工裝
在自然現代的風格中蘊涵古韻溫情,在竹苞松茂的建筑中承載古宅記憶。
江南水鄉園林建造,在蘇州可謂是1大特點,百年老宅自然也是比比皆是,但是隨著時間遷移,在風雨腐蝕中坍塌的老宅便漸漸被荒廢,有關的家族記憶卻不愿掩埋于漸遞成為廢墟的祖宅中。歲月流轉,迫切希望落葉歸根的動機便會愈發濃郁,因而1場浩蕩的重塑工程在此拉開了帷幕。用時4個半月全人工作業后的老宅從此被喚醒,隨之還有可以靜落于故里的歸鄉心愿。
▲ 改造前房屋狀態:這幢老宅始建于清末,年久失修無人居住,讓這棟具有1百510年歷史的老宅變作廢墟。歲月變遷中,房頂坍塌只剩房梁,班駁老墻被野生植被侵占,垃圾遍地堆積如山……
全人工作業,用時4個半月的重建,面對這樣特殊的改造,具有20多年設計經驗的孫建亞直言“第1次遇上這樣夸大的情況”。
▲ 視頻記錄 時長:1’50”
設計師依照蘇式民居風格,采取硬山屋頂的設計,使全部屋子在造型上更加新穎,將單層改成復式,在空間利用上也更加開闊和自由。力求將大自然的氣味帶入老宅中,讓住戶可以釋放壓力,營建輕松舒適的居住環境,除滿足空間的使用需求以外,遵守簡單實用的設計原則在設計師看來更加重要。
外立面
保存蘇式建筑獨有的粉墻黛瓦,和周圍的建筑自然融為1體,將玻璃與原木結合使用,讓全部建筑充滿簡潔明朗的現代氣味。
天井卡賓男裝工作服
設計師為了解決采光問題,把天井從本來的進門處移至了老宅中央,構成回字型,保證天井4周的房間,都可以通過天井來采光、透風,同時加強采光需求。
西安定做工服公司
客廳
設計師將唯1有采光的東面增加了1面超大玻璃落地窗,進而讓室內的光線更充足。同時將茶室與客廳相連,量身打造茶空間,為業主提供新的休閑場地。
餐廳
開放式廚房新增西廚料理臺,廚房連接著餐桌,簡潔明亮的操作臺正對著小天井,主餐桌旁特地保存著老墻,印刻著這座老宅百年的歷史。
父母臥房
1樓的主臥專為兩位老人而設,原木色的地板,白色的墻面,干凈而明亮。超大的蘊藏空間,滿足了1家人的儲物需求。由于保存了西墻,老宅的室內使用面積縮小,為了保證1家6口居住的舒適度,設計師對室內空間的尺度分寸必爭。其中水泥澆灌樓板厚度和墻面厚度,都1再緊縮,終究顯現出寬闊的大空間。
閣樓
通往閣樓的樓梯,裝有感應腳燈,樓梯邊還有兩個扶手,比較矮的部份,太陽雨工作服給小朋友使用,比較高的部份,給大人使用。頂角線、踢腳線、木飾面伸縮縫的應用,實用又美觀,使全部空間的線條更加流暢。
2樓臥房
閣樓上的兩間套房留給了業主女兒1家,設計師奇妙地利用斜坡屋頂,在層高較矮的地方,為兩間套房各打造了1間洗手間。臥室、兒童游樂場所、洗手間,功能分區明確,居住更加舒適。
露臺
由于高度的限制,閣層的東、西兩面沒法站直,設計師便利用東面不能站直的空間打造了兩個大露臺,不但讓隔層的采光透風更好,還給1家人增加了親近自然,休息與放松的場所。同時補充樓下客廳的光源,解決了老宅的采光與透風問題。
庭院
由于老宅1樓比較濕潤,設計師采取了柔性防水涂料做全屋防水,并斟酌到與隔壁鄰居墻體之間的防水問題,同時做了多重防水保護。
用現代的設計手法,去跟之前老建筑或是留下來比較有趣味的亮點做1個相互照映,后續這類新舊造型與材質之間的對照,反而更有歷史沉淀的文化感和內涵。
裝修費用:145萬,其中撤除:12萬,地基(含鋼結構):45萬,硬裝:58萬,軟裝(含電器):30萬。
設計師:孫建亞ALEX SUN
上海亞邑室內設計有限公司創辦人/設計總監
獲獎榮譽:意大利A' Design Award國際設計獎、德國IF國際設計獎、北美GAINDS PRIX國際設計獎、臺灣金點設計獎、香港金指環國際室內設計獎、臺灣TID Award國際設計獎、IDC金外灘年度大獎、現代國際傳媒獎、金外灘獎、APDC Award亞太室內設計獎、IAI亞太室內設計雙年獎、CIDA中國室內設計獎、Idea-TOPS艾特國際空間設計獎、《現代裝潢》年度上海10大精英設計團隊、ID+C美國室內設計雜志2014⑵015年度封面人物等。
有樣_總第1302期
總編輯_譚卉
責任編輯_夏子淅
特約法律顧問_陳富
法務支持_大成律師事務所
▲ 點擊圖片查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