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國內三大運動品牌分化明顯業績冷暖不一的是個啥!
國內三大運動品牌分化明顯 業績冷暖不一
核心提要:上述3家企業的事跡表明,在劇烈的競爭格局下,本土運動品牌更加分化。而在國際大牌加碼發展中國市場的背景下,本土品牌需要繼續在產品和功能上做創新。
近日,李寧、安踏和中國動向在內的3家運動品牌相繼公布年報:安踏上半年營收突破100億元,創造了其上市11年來最好的中期事跡。李寧的凈利潤取得了超過4成的上漲。KaPPa母公司中國動向的表現則其實不那末靚麗,凈利潤出現兩位數的下滑。
業內人士指出,上述3家企業的事跡表明,在劇烈的競爭格局下,本土運動品牌更加分化。而在國際大牌加碼發展中國市場的背景下,本土品牌需要繼續在產品和功能上做創新。
1
事跡冷暖不1
安踏公布的2018年中期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安踏營收達105.5億元,同比增加44.1%,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50.6%增至54.3%。這1成績單宣布了安踏仍穩居國產第1運動品牌的地位。
紡織服裝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在接受《國際金融報》采訪時表示,應用資本氣力進行品牌多元化的布局、北京奧運會以后的零售轉型升級等因素是安踏體育超出中國本土其他運動品牌的主要緣由。
同時,將近 310而立 、于2011年被安踏反超的李寧公告顯示,其期內實現營業收入47.13億元,較2017年同期上升17.9%,凈利潤為2.69億元,同比增長42%。這意味著時隔8年,李寧有望在2018年再次步入百億營收陣營。
查閱相干資料發現,2010年李寧營收超過95億元,離100億元僅剩1步之遙。但是由于公司策略失敗,2012年起,公司延續虧損,直到2015年李寧本人回歸公司管理,才結束了3年連續虧損,且在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實現盈利,2018年更是有望重新沖擊百億大關。
但是,與安踏的百億營收、李寧的近50億元營收相比,中國動向的事跡則稍顯落漠。根據其公布的2018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收入7.72億元,同比上升14.4%;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4.81億元,同比下滑10.3%。
根據財報,Kappa品牌營銷為國內分部主要營收來源,2018年上半年銷售總額為5.69億元,較上1年度同期增長了5500萬元。日本分部銷售額1.23億元,較上1年增加了1500萬元。但是,其國內分部的服裝銷售凈利潤為7482.9萬元,日本分部的服裝銷售凈利潤為虧損1899.4萬元。中國動向方面認為,營業收入提升主要由于產品優化、退貨減少而至。
營銷專家路勝貞在接受《國際金融報》采訪時表示: 中國動向的產品品牌更新較慢,主要依托Kappa的品牌市場影響,但是近年Kappa陸續結束與寶勝國際和百麗國際的合作,致使其渠道受損嚴重,銷量下滑幅度大。而其他品牌的影響度較小,與安踏、李寧相比,品牌協同效應稍差,這拖累了其在市場的整體影響。
從事跡來看,安踏已遠遠將李寧與中國動向甩在身后,而且差距會愈來愈大。如果依照安踏現在的發展速度,在未來5至10年內,李寧與中國動向超出安踏的可能較小。 程偉雄對表示。
2
加碼童裝業務
為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多元化產品布局戰略已成為本土運動服裝品牌的共鳴,而不單單局限于鞋類業務。發現,目前,各大本土運動品牌紛紜追隨耐克(NIKE)、阿迪達斯(Adidas)等外資品牌在兒童鞋服領域發掘業界新增長點。
在日前安踏2018年中期事跡發布會現場,其履行董事兼團體總裁鄭捷公然對媒體流露,兒童方面的業務同是安踏關注的重點,而安踏多品牌的收購除兒童部份,還是聚焦運動,非運動品牌將不會斟酌。
而根據李寧財報,對主營業務鞋類、服裝、器材及配件3大板塊,鞋類上半年據了解總收入為21.9億元,占總收入的46.5%,服裝總收入為22.99億元,同比增長30.7%,1躍超過鞋類,成為總收入占比最大的板塊。同時,李寧方面表示,下半年將著力發展童裝等板塊的業務,預計童裝今年底的門店數量可到達750家。
無獨有偶,中國動向也表示,其核心品牌Kappa業務上半年銷售總額同比增加10.7%,而其童裝業務同比增長達16.28%。
在服裝行業專家馬崗看來,1方面,這得力于兒童消費領域的消費增長,另外一方面,企業本身也在進行經營模式和重心的轉型、并購,對童裝品牌產品線進行布局調劑等。
馬崗還指出,目前,2胎政策從宏觀上促使了資本向兒童衣飾的聚集,使得企業具有更多的產品研發資金和渠道拓展資金,這奠定了近兩年童裝產業整體向好的基礎。
3
市場細分明顯
值得1提的是,根據艾凱德特咨詢發布的報告,預計我國運動鞋服市場2020年將到達2467億元,年均復合增速為 8.37%,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態勢。
因此,對中國體育市場這塊 兵家必爭之地 ,除安踏、李寧、中國動向等本土運動品牌以外,國際運動巨頭阿迪達斯、耐克等品牌也在 虎視眈眈 。
在路勝貞看來,劇烈的競爭也促使中國本土運動品牌的市場細分越發明顯。安踏偏向于多品類全覆蓋的產品市場,李寧更偏向較為專業的運動衣飾,而中國動向更偏向于在某1特殊品類有1定的市場占比。
馬崗也持類似這家品牌中心是由耐克中國第1家直營店升級改造而成的觀點。他認為,與國際品牌相較,國內運動品牌在創意、產品研發等方面還稍顯不足,因不花1分錢廣...此要不斷地對不同運動項目做細分滲透,從產品和功能上做創新,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品牌聯合或并購的方式來彌補短板。
在此之前,安踏體育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也公然對媒體表示: 如今,企業若靠單1的品牌,將沒法與耐克和阿迪達斯等 洋品牌 相對抗。可當我們實行多品牌戰略時,就能夠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歡迎關注華衣
服裝行業資訊傳播平臺
逐日推送服裝行業最新動態、大事件、研究新文章等信息。
歡迎關注服裝加盟
服裝加最期待的狀態應當就是盟分享平臺
連接服裝品牌與服裝代理商,全力打造中國服裝絡招商加盟平臺!
歡迎關注童裝圈
童裝行業資訊傳播平臺
逐日推送童裝行業最新動態、大事件、研究新文章等信息。
歡迎關注褻服圈
褻服行業資訊傳播平臺
逐日推送褻服行業最新動態、大事件、研究新文章等信息。
楊大筠
“花小錢”品牌也能成超級IP ?
任何企業對利潤要求和尋求,可謂永無止境,沒有最高,只有更高。最期待的狀態應當就是,不花1分錢廣...